小型污水處理設備的分類有哪些?
更新更新時間:2020-04-22 點擊次數:844次
小型污水處理設備的分類有哪些?
小型污水處理設備按污水來源分類,污水處理一般分為生產污水處理和生活污水處理。生產污水包括工業污水、農業污水以及醫療污水等,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產生的污水。污水處理被廣泛應用于建筑、交通、能源、石化、環保、城市景觀、醫療、餐飲等各個領域,也越來越多地走進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。
跟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,人們愈加關注生活水質的問題了,以往的人們生活中產生的污水都會直接通過下水道排出,現在污水處理設備受到廣泛的關注。根據現代污水處理技術,按處理程度劃分,小型污水處理設備可分為一級、二級和三級處理。
1、一級處理
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,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。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,BOD一般可去除30%左右,達不到排放標準。一級處理屬于二級處理的預處理。
2、二級處理
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(BOD,COD物質),去除率可達90%以上,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準。
3、三級處理
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、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。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,混凝沉淀法,砂率法,活性炭吸附法,離子交換法和電滲分析法等。
小型污水處理設備去除有機污染物及氨氮主要依賴于中的AO生物處理工藝。該污水處理系統工作原理是在*,由于污水有機物濃度很高,微生物處于缺氧狀態,此時微生物為兼性微生物,所以*池不僅具有一定的有機物去除功能,減輕后續好氧池的有機負荷,有機物濃度降低,但仍有一定量的有機物及較高NH3-N存在。
為了使有機物得到進一步氧化分解,同時在碳化作用下硝化作用能順利進行,在O級設置有機負荷較低的好氧生物接觸氧化池。在O級池中主要存在好氧微生物及自氧型細菌(硝化菌)。其中好氧微生物將有機物分解成CO2和H2O;自養型細菌(硝化菌)利用有機物分解產生的無機碳或空氣中的CO2作為營養源,將污水中的NH3-N轉化成NO-2-N、NO-3-N,O級池的出水部分回流到*池,為*池提供電子接受體,通過反硝化作用終消除氮污染。